《赠翰林张四学士垍》《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》
《奉留赠集贤院崔国辅于休烈二学士》
《敬赠郑谏议十韵》
《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》
《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》
《上韦左相二十韵》
上举八人,郑谏议情况不明,汝阳王琎、韦见素、崔国辅、于休烈四人似乎没有什么显著的劣迹,而其余的韦济、张垍、鲜于仲通、哥舒翰四人,论者以为不是大成问题,就是劣迹昭著,杜甫向这样的人求情,岂不是不择对象,那他自己的品格,不是应该重行研究了吗?
这种责难,自宋代起即已有人提出,到了郭沫若著《李白与杜甫》一书时,更是做了系统的论证和严格的批判。[1]这里不乏值得注意的新鲜论点,但就此还可进一步做些分析。韦济等四人的情况,史书和各家诗文中有记载,可以据此进行一些考察,看看这些人在杜甫献诗之时究竟处在怎样的一种状态。下面分别一一叙述。
韦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