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陵王茂,建安二十二年封万岁亭侯。二十三年,改封平舆侯。黄初三年,进爵,徙封乘氏公。七年,徙封中丘。茂性慠很,少无宠于太祖。及文帝世,又独不王。太和元年,徙封聊城公,其年为王。诏曰:“昔象之为虐至甚,而大舜犹侯之有庳。近汉氏淮南、阜陵,皆为乱臣逆子,而犹或及身而复国,或至子而锡土。有虞建之于上古,汉文、明、章行之乎前代,斯皆敦叙亲亲之厚义也。聊城公茂少不闲礼教,长不务善道。先帝以为古之立诸侯也,皆命贤者,故姬姓有未必侯者,是以独不王茂。太皇太后数以为言。如闻茂顷来少知悔昔之非,欲修善将来。君子与其进,不保其往也。今封茂为聊城王,以慰太皇太后下流之念。”六年,改封曲阳王。正始三年,东平灵王薨,茂称嗌痛,不肯发哀,居处出入自若。有司奏除国土,诏削县一,户五百。五年,徙封乐陵,诏以茂租奉少,诸子多,复所削户,又增户七百。嘉平、正元、景元中,累增邑,并前五千户。
乐陵王曹茂,建安二十二年封万岁亭侯。建安二十三年,改封平舆侯。黄初三年,晋封爵位,改封乘氏公。黄初七年,改封到中丘县。曹茂生性骄横、狠毒,从小不受太祖的宠爱。到文帝在位时,又唯独不封他为王。太和元年,改封为聊城公,这一年被封为王。明帝下诏书说:“从前象为害到了极点,而大舜还是把他封到有庳为诸侯。近代汉朝到淮南王刘长、阜陵王刘延,都是叛乱之臣、忤逆之子,但朝廷还是让他们或在自身这一代就恢复了王国,或到儿子这一代就赐给了国土。大舜在上古做出榜样,汉文帝、明帝、章帝在我们前一代加以实行,这都表现出使亲族各有其位、爱护亲族的深厚情谊。聊城公曹茂从小不习礼教,年长后又不走正道。先帝认为古代建立诸侯国,都是任命贤者,所以周代姬姓宗族不一定都封为诸侯,因而唯独不封曹茂为王。太皇太后曾多次谈起此事。听说曹茂近来对过去的错误已稍有悔悟,并准备以后从善。君子赞许别人的进步,而不老是把眼光停留在别人的过去。现封曹茂为聊城王,以告慰太皇太后对子孙的关心。”太和六年,改封曲阳王。正始三年,东平灵王逝世,曹茂自称咽喉痛,不肯哀泣,他的行止出人仍和平时一样。官吏上奏要求削除他的国土,皇帝下诏削减他一个县,五百户。正始五年,改封乐陵,下诏书说因曹茂租税收入少,儿子多,恢复所削减的户口,又增加七百户。嘉平、正元、景元年间,多次增加食邑,连同以前所封的共计五千户。
文皇帝九男:甄氏皇后生明帝,李贵人生赞哀王协,潘淑媛生北海悼王蕤,朱淑媛生东武阳怀王鉴,仇昭仪生东海定王霖,徐姬生元城哀王礼,苏姬生邯郸怀王邕,张姬生清河悼王贡,宋姬生广平哀王俨。
文皇帝九个儿子:甄氏皇后生明帝曹敷,李贵人生赞哀王曹协,潘淑媛生北海悼王曹蕤,朱淑媛生东武阳怀王曹鉴,仇昭仪生东海定王曹霖,徐姬生元城哀王曹礼,苏姬生邯郸怀王曹邕,张姬生清河悼王曹贡,宋姬生广平哀王曹俨。
赞哀王协,早薨。太和五年追封谥曰经殇公。青龙二年,更追改号谥。三年,子殇王寻嗣。景初三年,增户五百,并前三千户。正始九年薨。无子。国除。
赞哀王曹协,去世很早。太和五年追封谥号为经殇公。青龙二年,再追改谥号。青龙三年,他的儿子殇王曹寻为继承人。景初三年,增加五百户,连同以前所封的共计三千户。正始九年曹寻去世。他没有儿子。王国被取消。
北海悼王蕤,黄初七年,明帝即位,立为阳平县王。太和六年,改封北海。青龙元年薨。二年,以琅邪王子赞奉蕤后,封昌乡公。景初二年,立为饶安王。正始七年,徙封文安。正元、景元中,累增邑,并前三千五百户。
北海悼王曹蕤,黄初七年,明帝继承帝位后,被立为阳平县王。太和六年,改封北海王。青龙元年曹蕤去世。青龙二年,让琅邪王的儿子曹赞做曹蕤的后代,封为昌乡公。景初二年,封为饶安王。正始七年,改封为文安王。正元、景元年间,多次增加食邑,连同以前所封的共计三千五百户。
东武阳怀王鉴,黄初六年立。其年薨。青龙三年赐谥。无子。国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