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阿含经》云“云何缘起生法?谓无明、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
《杂阿含经》云:“云何缘起生法?谓无明、行。若佛出世,若未出世,此法常住,法住法界。彼如来自所觉知,成等正觉,为人演说开示显发。”这段经文显示,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自然运行的规律。无论释迦牟尼是否成佛,这个规律都存在。释迦牟尼觉悟此规律而成佛,推而广之,任何人都可以觉悟这一规律而成为圣者。因此惠能在本品最后提醒大众,悟缘起性空是顿悟的内容,这一法门不是他自创的,而是古德传下来的修道方法,是先圣所传,不是惠能自智。
般若品第二
本篇导读
菩提达摩以《楞伽经》印心(《景德传灯录》),该经中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思想一直是禅宗的核心元素。然而,自三祖僧璨起,禅宗逐渐传三论宗盛行的南方地区,般若性空的思想越来越受到禅门的重视。到了五祖弘忍时期,《金刚经》成为禅修者必学之佛经。在本品中,六祖惠能以当下这一念,巧妙地将《楞伽经》的“自性清净”思想与般若经典中的空、有不二的“中道实相”结合在一起,以“凡夫即佛,烦恼即菩提”、“前念迷即凡夫,后念悟即佛”、“前念着境即烦恼,后念离境即菩提”等教法,阐释禅修的关键是当下一念的转迷成悟,“不悟,即佛是众生;一念悟时,众生是佛”。一切佛法都在人自心之中,“以智慧观照,于一切法,不取不舍,即是见性成佛道”,以此来展示顿教法门的宗旨:在自心之中当下顿见真如本性。
次日,韦使君请益 。师升座,告大众曰:总净心念『摩诃般若波罗蜜多』。
复云:善知识!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;只缘心迷,不能自悟,须假大善知识,示导见性。当知愚人智人,佛性本无差别,只缘迷悟不同,所以有愚有智。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,使汝等各得智慧。志心谛听!吾为汝说。
请益:本为《礼记》、《论语》中的用语,即学人请示老师教诲的意思。在佛教中,多指弟子受教后,就尚未透彻明白的地方,再进一步向老师请教,称之为请益。第二天,韦刺史请六祖惠能继续讲法,大师于讲坛上就座,对大家说: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念诵“摩诃般若波罗蜜多”。
又说:善知识!菩提般若智慧,世人本来都有,只是由于自性蒙昧迷惑,而不能自我开悟,必须借助极富有智能的大善知识开示引导,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性。大家应该知道,不论愚人还是智人,大家的佛性本来没有差别,只是因为迷、悟之不同,所以才有了愚人和智人之分。
- 重新掌握职场主动权的技巧[图]
- 如何在入职后,判断公司适不适合自己?[图]
- hrbp证书怎么考[图]
- 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是什么?[图]
- HR:我一眼就看中的简历,一定要有这些内容[图]
- 当归的效果和作用当归的药用价值[图]
- 谈谈婴儿过食性腹泻[图]
- 详细了解连翘的副作用[图]
- 孕期莫让美腿添“青丝”[图]
- 人工授精有助于自然怀孕[图]